如何判斷
乳房自我檢查是早期發現乳癌的第一防線,如有發現硬塊或腫脹現象且持續至經期後,建議直接到醫院檢查。
為了預防乳癌,大部分女性每個月會定期做乳房自我檢查,但是自我檢查常常分不清楚摸到的硬塊到底是乳腺還是腫瘤,所以只要自我檢查時發現硬塊、不明突起,甚至是局部皮膚變厚、乳頭分泌物異常等等,建議都要直接到醫院檢查。醫生建議20歲以上女性每月應定期進行乳房自我檢查註1(Aleksandra L. & Ralf S., 2010),未停經者應在月經開始後第7~10天進行,停經者應在每月的同一天進行。註2 (華人健康網)
簡單的檢測方法如下:註2 註3 (癌症基金會)
觀察
- 站在鏡子前,舉手過頭,觀查乳房皮膚是否有出現皺紋、凹陷或泛紅;乳頭是否有形狀改變、疼痛、泛紅或滲漏組織液等現象
- 觀察乳房大小、外形與以前相比是否出現不同變化或左右兩邊乳房是否不同
觸摸
- 可在洗澡或平躺在床時進行,舉起一手放在頭後,將另一手食指、中指及無名指三隻手指頭放在舉手那側的乳房,做小圓圈按摩動作,範圍由乳房側打圈向內至乳頭 (包含腋下處),同時輕壓乳頭檢查是否有分泌物。
若發現乳房有任何異常現象時至醫院檢查時,醫生詳細詢問您個人和家族病史後,先檢查您的乳房、腋下及頸部淋巴結,觀察是否有腫脹、疼痛或其它異常情況,進一步安排乳房檢查後再進行診斷,一般醫院檢查方法如下:
- 乳房X光攝影:使用低劑量X光透視乳房組織,可以用來偵測乳房的鈣化點或微小腫瘤,更可以發現無症狀的零期乳癌 註4(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),但當乳房密度較高時如年輕的乳房或長時間服用女性賀爾蒙等,均會減低了乳房X光攝影的準確性。註5(國泰醫訊)
- 超音波檢查:當乳房出現異常腫塊時,通常會利用超音波來辨別乳房腫塊是囊腫或是腫瘤,並可詳細掃描X光攝影無法清楚辨別的地方。註6(馬偕紀念醫院)
- 乳房切片檢查:利用穿刺或是手術的方法,取出腫瘤樣本做進一步的檢驗,確認是否為癌症細胞。註7(財團法人台灣癌症臨床研究發展基金會)
參考資料
- 註1:Luszczynska, A., Schwarzer, R. (2010). Planning and Self-Efficacy in the Adoption and Maintenance of Breast Self-Examination: A Longitudinal Study on Self-Regulatory Cognitions. Psychology and Health. 18(1):93-108.
- 註2:華人健康網/ 乳房自我檢查做對了嗎?圖解要點大公開
- 註3:癌症基金會/ 自我檢查乳房三部曲
- 註4: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/ 乳癌防治
- 註5:國泰醫訊/ 如何讓乳癌無所遁形
- 註6:馬偕紀念醫院/ 乳癌的理學檢查與工具
- 註7:財團法人台灣癌症臨床研究發展基金會 台灣癌症防治網/ 乳癌的治療方法有哪些?
癌知識 癌症 乳癌 肺癌 胃癌 肝癌 大腸癌 卵巢癌 口腔癌 皮膚癌 子宮頸癌 攝護腺癌 抗癌 化療 標靶 免疫療法 放射療法 癌症治療